一、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
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通過 “分階段處理 + 精準凈化” 的邏輯,實現污水從收集到達標排放的全流程處理,核心分為三大階段:
1. 預處理階段:去除粗大雜質與懸浮物
格柵過濾:污水首先進入格柵池,通過粗細格柵(孔徑 5-20mm)攔截塑料袋、樹枝、毛發等粗大固體雜質,避免后續設備堵塞;
調節均衡:經格柵的污水流入調節池,通過攪拌或曝氣裝置平衡水質(如 pH 值、污染物濃度)和水量,避免水質波動對后續工藝造成沖擊;
初沉分離:調節后的污水進入初沉池,利用重力作用使懸浮顆粒(如泥沙、有機物碎屑)自然沉降,底部污泥通過排泥泵排出,上清液進入下一階段。
2. 生物處理階段:降解有機污染物(核心環節)
此階段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,分解污水中 90% 以上的有機污染物(如 COD、BOD、氨氮),主流工藝為 “生物接觸氧化法” 或 “AO(厭氧 - 好氧)工藝”:
厭氧段(可選):污水先進入厭氧池,厭氧菌將大分子有機物(如蛋白質、脂肪)分解為小分子有機酸,同時去除部分氮磷,為好氧處理減負;
好氧段:污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,池內填充填料(如彈性立體填料、組合填料),附著大量好氧微生物(如細菌、原生動物);通過曝氣裝置持續供氧,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 “食物”,將其分解為無害的 CO₂和 H₂O,同時將氨氮轉化為硝態氮,實現有機污染物與氮的高效去除;
二沉分離:好氧處理后的混合液進入二沉池,微生物菌群(活性污泥)沉降至池底,部分回流至生物池維持菌群濃度,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待處理,上清液進入深度處理階段。
3. 深度處理階段:確保水質達標排放
過濾凈化:上清液通過石英砂過濾器、活性炭過濾器或 MBR 膜組件,去除殘留的細小懸浮物、膠體顆粒及部分色度、異味;
消毒殺菌:過濾后的水進入消毒池,通過投加次氯酸鈉、紫外線照射或臭氧消毒,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、病原體等微生物,最終出水水質達到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 A 或一級 B 標準,可用于綠化灌溉、道路沖洗或排入市政管網。
二、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核心優勢
1. 處理效率高,污染物去除徹底
生物處理階段采用高效菌群與填料組合,有機污染物(COD、BOD)去除率可達 85%-95%,氨氮去除率超 80%,出水穩定達標,避免二次污染;
部分設備集成 MBR 膜技術,可實現固液高效分離,出水懸浮物(SS)含量≤5mg/L,水質優于傳統工藝。
2. 占地面積小,適配多樣場景
設備多采用模塊化、一體化設計,將預處理、生物處理、深度處理集成于單個箱體,占地面積僅為傳統污水處理廠的 1/3-1/5;
適用于小區、學校、酒店、鄉鎮、農村等分散式污水場景,也可作為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應急補充設備,安裝靈活(地面、地下均可)。
3. 運行成本低,運維難度小
生物處理階段依賴微生物自然代謝,無需大量化學藥劑;曝氣系統采用節能風機,耗電量低(處理 1 噸污水能耗約 0.3-0.8 度);
自動化程度高,配備 PLC 控制系統,可實時監測水質、水量、曝氣強度等參數,實現自動啟停、故障報警,減少人工運維(每日僅需 1-2 次巡檢)。
4. 環保性強,資源可回收
處理過程無廢氣、廢渣排放,剩余污泥經脫水干化后可無害化處置(如用于園林綠化基肥);
達標出水可回收用于非飲用水場景(如灌溉、沖廁),實現 “污水資源化”,契合節水環保需求。
5. 抗沖擊能力強,適應水質波動
調節池與回流系統可緩沖進水水質、水量的波動,即使生活污水中有機物濃度短期升高(如節假日酒店污水),仍能維持穩定處理效果,避免系統崩潰。
北京中天恒遠聯系方式:
技術經理:186-1009-4262
電話微信:186-1009-4262
咨詢電話:010-8022-5898
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及核心優勢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啦。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軟化水設備、除氧器,加藥裝置、定壓補水裝置,反滲透設備、污水處理設備等,歡迎關注北京中天恒遠官方網站。我們將持續更新專業的技術文章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